您好,欢迎光临本店! [登录] [免费注册]
热门搜索: 股票 商品期货 期权 外汇 港股

帮助中心

新手上路
配送与支付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投资知识 > 期权期权tick数据之--预测的体系

期权期权tick数据之--预测的体系

财富通数据中心 / 2023-03-19
[] [] []

 在投资中,“预测”是一个挺犯忌讳的事情。很多人不认可预测,狭义地理解预测就是预测某一点位,比如去年有读者朋友告诉我集思录上某人预测将跌到2400~2500点,那自然是神棍行为。实际上预测的含义要大很多,因为投资本身就是对未来进行交易,所有人都在预测,价投者基于企业业绩和估值进行预测,技术派基于K线图指标进行预测,量化派基于模型回测结果进行预测,博弈派基于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意图进行预测,所谓“不预测,只跟随”,其实也是做了预测,即根据历史模型预测了未来的走势。


预测自然是有失误的,一旦失误,立刻就会被人揪住,往死里怼。所以专业的投资人士,公开场合讲话,都是不把话说死,模棱两可的。

我就是基于主观预测而交易的,失误了被人揪住,猛怼谩骂,这样的亏吃了好几次了。作为主观预测者,我把预测的体系介绍一下,希望以后多一些理解者。

首先,预测是基于周期的哲学。即我认为绝大多数投资品都是有周期的,读者朋友自然可以举出没有周期的品种,比如权证到期归零,但股票、债券、商品、现金等大类资产都是有周期的,界定这些周期,就可以对投资品进行初步的预测。比如打开上证指数的年K线,发现A股周期特征明显,底部是斜率8.5%的上升趋势线,每隔几年指数上证指数会跌回底部趋势线。那比如2022年是2850点左右,是不是就可以预测行情大概率上行了呢?我认为是可以的,这种根据统计做出来的预测虽然有失误,但在这个位置抄底,大概率只输时间不输钱。

其次,预测是基于驱动力分析。所有投资品的周期,背后必然有一些驱动力,找到这些驱动力,就可以确定走势。驱动力分析其实是资本市场最本质的命题,比如“股票为什么上涨?”,统计下来,大概有7、8条因素驱动股价上涨,那这7、8条原因,就是投资股票的核心因素,未来,当这些因素发生的时候,我们可以做出预测,对应的股票大概率会上涨。又比如,妖债行情的驱动力是流动性,当去年8月的转债新规限制了流动性以后,我就做出预测转债整体将下行,清空了手里的转债,躲过了一波大跌。

第三,预测要每天调整迭代。是的,您没有看错,是“每天”都要调整,市场变化就是这么快,今天的我否定昨天的我,才能匹配市场的变化。我与孔曼子是好友,受他影响我也很关注北交所,去年北交所在底部突然大涨了一下,我立刻追涨了,然后连续两天暴跌,然后我割肉了。北交所底部暴涨吸引了我,我预测可能有一波行情,连续两天暴跌,我做出了调整,预测行情并没有启动,象这种剧烈变化的判断,对我们预测者来说是很常见的,但是有的读者不认可,估计是抄了我作业吧,在集思录上到现在还在骂我,其实我是真诚的,不存在忽悠谁欺骗谁的问题。

第四,正确的预测要重仓。在每天调整迭代的过程中,有些预测我们越来越有把握,这个时候就可以重仓干了。我的主要策略,是宏观上做大类资产轮动,微观上做事件驱动,大类资产轮动的失误率不高,但事件驱动的失误率挺高的,投十次,可能有七次都是错判的,只能止损,只有三次是判断正确的,其中有一次经过反复迭代,所有的利空利多都看得清楚,判断是特别有把握的,我会加到重仓。于是就这三次成功,其中一次重仓成功,就奠定了我盈利的基础。打新交朋友是我的好友,我很多事件驱动的预测都跟他进行了分享,他说:“资水错判了这么多,到年底还是盈利的。” 其原因就是,持续的追踪迭代,预测是会变得越来越有把握的,从而可以重仓,一次重仓盈利,比十次小亏要多得多。

本周日晚上,我要直播讲一下宏观择时框架和2023的预测。因为是预测,我在这里先把预测的方法论解释一下,预测本身就是概率事件,不保证正确,随时调整修正,希望读者朋友不要怼我骂我。
 
以上转自网络